为海信站台宇树的野心暴露了
AWE2025上,宇树科技首次参展,展示了从Go2四足机器人到G1人形机器人的完整产品矩阵,引发关注。
2.宇树G1人形机器人身高165cm,全身自由度达到34个,最高运动速度达2m/s,被誉为“最接近人类运动模式”的机器躯体。
3.除此之外,宇树还展示了“口袋健身房”健身泵PUMP,旨在构建家用健身场景的数据入口。
4.传统家电巨头如海尔、美的集团和追觅科技等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,寻求突破增长瓶颈和智能家居生态的创新。
5.尽管如此,人形机器人仍面临技术痛点,如步态不适和系统死机等,距离真正的机器人时代还有漫长的进化之路要走。
在刚刚结束的AWE2025上,机器人“当红炸子鸡”宇树科技首次参展,虽然展位不大,围观者却不少。特别是,宇树凭借其最新推出的G1机器人,在展会现场为海信的智慧家庭场景“引流”,引发关注。
另一边,科技新贵追觅科技的展台上,同样展示着一台人形机器人“小麦”,该款产品是追觅旗下魔法原子的最新杰作。海尔也在展位上忙着与人形机器人企业星动纪元签署战略协议,联手推出家庭服务机器人“小星”。
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四足机器人制造商,宇树科技在此次AWE2025上,带来了从Go2四足机器人到G1人形机器人的完整产品矩阵。
从人形产品来看,宇树最新发布的G1人形机器人身高165cm,全身自由度达到34个,最高运动速度达2m/s。G1被誉为“最接近人类运动模式”的机器躯体,已能在工厂环境中完成设备巡检、物料运输等基础工作。
就在一周前,宇树发布视频,展示人形产品的最新进展——G1解锁高难动作“鲤鱼打挺”。不久前,G1刚完成人形机器人的首个原地侧空翻。
在宇树发布的视频中,G1不仅展示了平躺在地4秒内爆发式起身,还表演了竞技太极、格斗扫腿等功夫,且扛住“偷袭者”后腰飞踹,不管是“核心力量”还是“平衡力”,都让外界看到了新的突破。
宇树G1自诞生起便备受争议。相比业内动辄十几万元、几十万元一台的人形产品,定价9.9万元起的G1,被业内称为“价格屠夫”。此前,该款产品在京东宇树科技旗舰店上线后秒售罄;随后,又在闲鱼凭借“日租8000元”走红。
从售价和租赁价格来看,G1的价格都不算便宜。这也让外界好奇,究竟是什么人在买宇树的人形产品?
从性能、应用等综合来看,宇树人形产品的购买对象或主要为两类人群:一类是极客、网络博主和科技爱好者,该类群体为体验最新的机器人技术愿意为相对高价买单。此前,便有一名外国博主花高价购买G1,并录制开箱视频而爆火。
另一类则是教育以及科研等具有特定应用需求的企业与机构。这类群体,会借助宇树的人形产品,在教学演示、科研实验、娱乐表演等场景,以满足其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求。
硅基研究室曾统计了宇树在2021年4月8日至2025年3月17日期间中标的百余笔项目,其中科研类高校成为宇树的订单主力,近30所高校曾向宇树采购相关产品,高校的实验室也率先成为宇树产品的“炼场”。
除了上述两类群体,还有一个潜在购买群体——同行。这类人群的目的很简单,无非就是拆机研究。
当用户习惯与智能设备互动时,就是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的最佳时机。这背后,藏着宇树“健身设备-服务机器人-人形管家”的渐进式布局,更被外界视为宇树将主动从工业场景切入家用场景。
美的集团的战略则更显激进。自2023年全资收购库卡剩余股权后,2024年美的也宣布进军人形赛道。
近来,美的人形机器人样机首次曝光。从媒体披露来看,相关产品可实现跳舞、递水、打螺丝等动作,亦能听懂用户语音指令进行互动并执行。
同时,美的副总裁兼CTO卫昶也向媒体透露,近期美的成立了人形创新中心,利用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优势,加大核心零部件、整机等领域的布局研发。
奥维云网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家电市场零售额同比微增6.4%,而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却保持着超15%的高速增长。对营收规模超3000亿的家电巨头而言,人形机器人既是打开智能家居生态的钥匙,更是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赛道。
自特斯拉Optimus掀起人形热潮后,工业场景始终被主流观点认为是最有望率先实现落地的应用场景。
可是,从过往各大人形机器人在车企的打工进展来看,远未到能完全替人的阶段,工业领域的人形机器人落地,也远比想象中复杂和艰难。
这种困境催生了独特的“科研换市场”模式。就像前文提及的,教育、科研成为宇树人形订单的主力。
这种现状也折射出行业尴尬——当工业场景尚在验证可行性时,科研市场已成为技术迭代的资金池。
例如,在格力电器的精密模具车九游娱乐-官方网站首页间,经过定制化改造的人形机器人,将模具检测效率提升了40%。这些搭载高精度力控传感器的机械臂,能感知0.01N的力度变化,在接触检测中避免精密部件损伤。这种不可量化的“触觉价值”,正在改写成本核算公式。
与工业领域的理性计算不同,家用市场正在上演更富想象力的竞赛。追觅推出的魔法原子机器人,通过可替换模块设计,能在扫地机、安防巡检、儿童陪护等形态间自由切换。
对此,业内又延伸出了不同的观点。有专家认为,未来的家庭机器人必须学会“遗忘”;但也有人认为,当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选择记忆,真正的共处时代才会到来。
在AWE2025海信展区,宇树G1通过各种动作展示为企业吸睛引流之时,也说明其营销价值已超越机械功能本身。
由美的、格力等发起的家庭服务机器人联盟,正试图建立统一的家居设备通讯协议。而科技企业则通过开源运动争夺开发者资源。
宇树与哈工大联合研发的液压伺服系统,将关键部件成本降低了70%;美的采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,则让人形机器人自重减少了25%。
不过现实依然骨感。在展会体验区,仍有观众对人形机器人“诡异”的步态感到不适;在工业测试现场,突发的系统死机仍会引发产线停滞。
这些技术痛点提醒着从业者:距离真正的机器人时代,还有漫长的进化之路要走。
“或许当人形机器人学会优雅地摔倒时,才是它们真正成熟的标志。”业内这句戏言,道破了这场科技革命的核心命题——如何在机械的精准与人类的容错之间,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。